首    页 >>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实创正经玩——“沟通漏斗”还能这么破?
日期:2023-05-27

撰稿:安睿   审校:谭坤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信息传递最便捷、最主要的方式之一,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没讲清”、“没听清”的情况。在任务交接或委托办事的时候,随着信息不断地向后传,信息的主体就会离最开始的主线越来越远,所带有的信息量越来越少,甚至出现“变异”的现象。这其实就是心理学上常说的沟通漏斗现象,所造成这些情况的原因是什么呢?这次实创同学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认真探索。

在切身体会到“沟通漏斗”现象后,同学们通过观察,共提出造成“沟通漏斗”现象的三个假说:背景知识影响说、环境影响说以及过度解读说。背景知识、客观环境以及解读时间三个因素均会对信息传递的准确性与完整性有所影响,那么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信息传递的?我们又要如何做好信息传递?实创的同学们基于这样的思考,针对三个假说设计了一系列实验,请大家随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首先,针对专业知识对信息传递的影响,我们设置了一组以背景知识的多少为变量的实验,包括“非常专业”“有相关实验经验”和“毫无概念”三类同学进行传话。

在传话实验初期,是否有知识背景对实验效果的影响较大:专业组的前两个人传递信息时保持了平均70%的信息量,而相关经验和毫无概念组则到了30%,看来传话的准确性需要一定专业知识的加持。有趣的来了,传话实验到最后,每组的信息都只留下了10%~30%之间。看来专业知识是会在开始信息传递时,帮助维持较高的信息传递量,但由于不同个体积累的专业知识均有所差异,所以后期信息传递的错误率也逐渐上升。

所以,要保证传递过程中的信息量,有相应的知识背景是非常重要的。

其次,我们以噪音为变量,设计了三组实验:一组无噪音干扰,一组添加噪音干扰,最后一组添加不定时的噪音干扰来探究客观环境对传话的影响

结果出乎意料,安静环境比嘈杂环境的信息保留率低很多针对这样的结果,我们经过反复验证后发现,嘈杂的环境会让传递信息的主体更加专注,反而安静的环境会让大脑放松,从而错误率和遗漏率较高,这个看似意外的实验结果告诉我们:

专注力是保证信息传递准确性的第二大要素,传递信息的过程中,各位传递主体一定要保持专注哦

最后,针对解读的时间也对传话结果产生了影响的假说,我们运用时间长度来量化理解程度设置了7不同的思考时间进行实验:0s30s60s90s120s150s180s

最终实验结果呈现正态分布,信息解读150s后,传递最准确超过150s时,信息准确率开始逐渐下降这个实验结果告诉我们信息传递主体要坚定自己所听到的内容,将注意力集中于所传递的事情本身,不要让以往的知识、思维定势以及当时的情绪干扰自己理解信息,适当理解有助于传话正确率上升,但是过度解读反而让信息传递更困难


在实创所举办的“沟通漏斗”系列活动中,我们对为何会出现“沟通漏斗”现象作了初步的探索,明确了主体背景知识、客观环境以及传递时间3个对传递信息准确性影响较大的因素。这一次趣味活动不仅锻炼了实创同学思考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解答了大家长久以来对沟通不畅的困惑。这告诫我们,在日常的工作学习中,传递信息者要照顾到传递者的知识背景,来组织和考量自己传递的话语,而接收者同样要在接收信息时专注,不要用以往的经验、知识过度解读,也不要被当时的情绪干扰。

今天的问题解决啦,小编溜啦溜啦

祝大家早日实现信息传递“0失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