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东喜玛拉雅研究院举办滇西北文化生态保护研究中心揭牌仪式
日期:2019-06-20

  撰稿:刘硕然       摄影: 陈玲

  为加强滇西北文化生态保护,更好地服务该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性发展,推动大理大学跨学科研究平台建设。2019年6月18日,大理大学联合华中师范大学共同举行了 “滇西北文化生态保护研究中心揭牌仪式暨工作会议”。出席本次会议的领导有大理大学党委段林书记、段利华副校长及大理大学相关部门领导、华中师范大学夏立新副校长、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黄永林一行,以及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大理白族自治州文化和旅游局、迪庆藏族自治州文化和旅游局等部门的领导。

E:大理大学会议9年研讨会准备文化生态会议指南会议照片DSC_4935.jpg

  会议现场

  会议分为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 “滇西北文化生态保护研究中心” 揭牌仪式,由大理大学段利华副校长主持。段副校长首先介绍各与会专家领导,并邀请各位专家领导讲话。首先,大理大学党委段林书记表达了对与会专家和领导的欢迎,介绍了大理大学办学历史和取得的成绩,对 “中心” 成立表示祝贺并对 “中心” 的工作提出要求。接下来,华中师范大学夏立新副校长介绍了华中师范大学对口支援大理大学的情况,并回顾了两校的历史渊源并提出 “中心” 成立的美好愿景。云南省文化与旅游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尹家玉女士在会上介绍了云南省非遗保护的情况,指出在云南省进行文化生态保护工作的优势,结合大理大学和华中师范大学各方优势资源,响应国家和地方政策将对文化生态保护工作的推进产生支撑。大理白族自治州文化和旅游局杨建宇调研员的发言首先介绍大理州非遗和文化保护的现状和未来目标,结合大理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文化、民族多样性指出两校合作可提升文化生态保护工作的理论高度,最后赋诗一首为迪庆州与大理州相关工作的前景表示祝贺。迪庆藏族自治州文化和旅游局李凡副局长发言介绍迪庆州非遗及文化保护现状,指出两校合作成立 “中心” 是历史所趋和文化保护的需求,并殷切期待未来 “中心” 的工作能够对迪庆州给予支撑。

  随后,来自大理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云南省文化与旅游厅、大理州文化与旅游厅和迪庆州文化与旅游厅的专家和领导共同为 “滇西北文化生态保护研究中心” 进行揭牌,并合影留念。最后会议第一阶段在大理大学段利华副校长对 “中心” 成立的祝贺和对 “中心” 运行的希望中圆满结束。

E:大理大学会议9年研讨会准备文化生态会议指南会议照片DSC_5003.jpg

  滇西北文化生态保护研究中心揭牌仪式

  会议第二阶段为 “滇西北文化生态保护研究中心” 工作会,由大理大学东喜玛拉雅研究院肖文院长主持下进行。首先,肖文院长就 “中心” 工作中交叉学科思路构建、定位和发展途径、管理和运行机制、近期推进计划四块内容进行了深入的介绍。以量化数据和具体实例重点类比了文化生态保护和自然生态保护研究工作,提出两者进行交叉研究的可能性和新视角。对2019-2020年 “中心” 的具体任务进行初步安排部署。随后在肖文院长的主持下,来自各个单位和部门的与会专家领导各抒己见,重点讨论了基于 “中心” 举办文化生态保护年度论坛、开设相关学术期刊、两校投入经费联合发布科研课题等具体工作的推进。最后,各单位积极表态支持 “中心” 各项工作,通过了 “中心” 初步组织架构,确定后期沟通联系模式等内容。会议圆满结束。

  

E:大理大学会议9年研讨会准备文化生态会议指南会议照片DSC_5020.jpg

  与会专家合影

  滇西北文化生态保护研究中心是大理大学和华中师范大学共建的跨学科研究机构,成立后挂靠大理大学东喜玛拉雅研究院,旨在依托大理大学和华中师范大学的学术资源和人才资源,围绕大理和迪庆两个国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开展滇西北文化生态整体性保护理论和实践研究。滇西北是我国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的关键区,是文化生态研究的天然实验室。滇西北文化生态保护研究中心将立足于滇西北及其周边文化圈,围绕十九大提出的生态文明战略,以生命共同体核心理念建设学科整合平台,致力于文化生态的形成、维持和濒危机制的理论探索,开展文化生态监测评价的方法创新,以文化产业为可持续发展抓手,推动滇西北文化生态的保护与发展。这一中心的建立不仅积极拓宽我校跨学科平台的办学思路,也将为大理、迪庆乃至我国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提供重要的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