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第五届东喜玛拉雅论坛暨多元文化下的科技与社会学术研讨会顺利召开
日期:2019-06-17

  撰稿:张彩彩     摄影:陈玲     校对: 牛克锋

  2019年6月15日至6月16日,由大理大学、中国科学院《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中国科技史学会少数民族科技史专业委员会和滇西北文化生态保护研究中心联合举办,大理大学东喜玛拉雅研究院、大理大学民族文化研究院和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科学技术史研究院联合承办的 “第五届东喜玛拉雅论坛暨多元文化下的科技与社会研讨会” 在大理大学成功召开。本次会议以 “多元文化下的科技与社会” 为主题,近50名来自国内外相关专家、学者、研究人员等出席本次研讨会。

E:大理大学会议9年研讨会准备第五届90615研究院会议照DSC_4647.jpg

  会议现场

  会议开幕式由大理大学东喜玛拉雅研究院肖文研究员主持,大理大学副校长段利华教授和中国科学院《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副主编王大明教授分别致辞。利华教授对各位参会代表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强调了我校 “立足大理,服务滇西,面向云南及周边省区,辐射南亚东南亚” 的服务定位。王大明教授对各位参会代表的到来表示感谢,并预祝会议取得圆满成功。随后是自由发言环节,参会代表进行了各自视角下的发言。如,山西大学的高策教授就人工智能对传统工艺的冲击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李晓岑教授就大理大学科技史硕士点建设提出了希冀。

E:大理大学会议9年研讨会准备第五届90615研究院会议照90615研究院会议照段利华致辞 (2).jpg

  段利华副校长致欢迎辞

E:大理大学会议9年研讨会准备第五届90615研究院会议照DSC_4605.jpg

  王大明副主编致辞

  在为期一天半的学术报告中,来自中国科学院《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李醒民教授和前苏里南共和国驻华特命全权大使洛伊德•皮纳斯分别作了题为《19和20世纪之交的物理学革命为什么发端于德国?》和《技术教化与苏里南多民族社会》的大会主旨报告。本次大会专家和学者分享了内容涵盖科技发展的地域与文化特征、跨文化科技传播与认知、中国传统手工艺的现代价值、创新文化与民族文化等多个子主题的学术报告。同时与会学者一致认为,跨文化、跨国家、跨民族、跨地区科技与社会现象的比较与研讨,能增进对 “多元文化下的科技与社会” 深入理解,是科学阐释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重要途径。

  大会报告

  最后,研讨会在大理大学东喜玛拉雅研究院吕跃军副研究员主持下圆满落幕,王大明教授致闭幕辞并对会议进行了总结发言— “看苍山洱海,谈古今中外,赏七色彩虹,喜各擅胜场”。

E:大理大学会议9年研讨会准备第五届90615研究院会议照90615研究院会议照合影 (2).jpg

  与会代表合影

  大理是东喜玛拉雅地区的生态文化中心城市,是南方丝绸之路(蜀身毒道)和滇藏茶马古道的交汇地,有 “亚洲文化十字路口” 的美誉。通过东喜玛拉雅论坛这样的多学科多视角的高端研讨会形式,将能提升区域生态与文化研究、民族共荣和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能力,服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一带一路”战略。专家们还建议,大理大学应立足地区优势、加大投入,重点打造滇西北文化生态研究中心这样的跨学科的整合平台,从而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 “希望云南努力成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谱写好中国梦的云南篇章” 的战略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