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东喜玛拉雅研究院山地火情研究进展
日期:2017-11-14

撰稿:福大伟           翻译:蒋年祺、刘硕然

       滇西北因其丰富多彩的自然文化景观而被人熟知,例如高比例的珍稀特有种、独特的生态位、少数民族的传统生活方式。但鲜为人知的是,因为气候变化的影响和在地方、区域层面人类活动的影响,滇西北山区的环境已经变得极其脆弱。在每年漫长的旱季中,一场小型山火就能影响地区的自然景观和人造景观,不仅加剧了生境破碎,大量释放二氧化碳,而且给人类居住环境带来严重威胁。

       为了更好的理解历史和山火对滇西北生态系统的影响与作用,东喜玛拉雅研究院博士研究生福大伟(Davide Fornacca)等,对现有基于卫星影像的火情检测产品在滇西北的山区的表现进行初步评估,并在MDPI特别版Mountain Remote Sensing 发表了名为“Performance of Three MODIS Fire Products (MCD45A1, MCD64A1, MCD14ML), and ESA Fire_CCI in a Mountainous Area of Northwest Yunnan, China, Characterized by Frequent Small Fires”的研究论文。

       作者认为,主要是由于分析产品所使用传感器的技术限制(三种MODIS产品和一种来自欧洲航天局的产品),现有的燃烧区域产品不适合评估呈现出非常复杂的景观和地形特征区域的山火活动。令人惊讶的是,研究者发现,MODIS产品使用的旧方法比新的改进的算法识别出更多的燃烧斑块。这些发现对于未来设计燃烧区域提取算法十分重要,未来算法设计的目标应该是将山火发生的区域包含在一个更广阔更多样的生态系统中,而不仅仅是现在目前研究的主要方向。事实上,我们对生态系统中小型山火对全球碳循环模式贡献的理解仍然非常有限。此外,研究结果证明了对滇西北山火历史的重建需要采取不同的方法,特别是在自然栖息地和生物多样性方面针对影响的研究。为此,东喜玛拉雅研究院正在研究的一种有效方法,逐年从陆地卫星图像中提取燃烧区域的斑块,从而重建了该地区自80年代中期至今的山火历史。山火事件历史数据集的有效性会为群落提供山火在滇西北地区作用的宝贵见解,并且允许研究人员在可能的气候变化和人类压力情景下绘制未来环境威胁的预测模型。


       文章链接:doi: 10.3390/rs9111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