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喜玛拉雅研究院实践创新群基地上线啦~

东喜玛拉雅研究院实践创新群基地上线啦~

基地图片

为了让大家更好的了解我们东喜的基地,我们收集并整理出了以下几个热点问题~Question01能给我们简单介绍一下你们实创群的基地吗?
实创群基地隶属于大理大学实践创新基地,是由东喜玛拉雅研究院试验地的一部分。为培养学生的实践、协作和创业能力,研究院划分了三块农学实践用地,分别交由玄黄舵、天地舵和洪荒舵的老师、同学们管理。在培养同学们生活能力的同时,积极响应国家加强劳动教育的方针政策,增进学生们热爱劳动、尊重劳动,树立起劳动光荣而幸福的情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Question02你们基地主要种什么呢?
蔬菜、水果。主要是参考时节,比如各种青菜、玉米、辣椒、西红柿或草莓之类,当然生长周期和种植难度也是我们重点考虑的部分,毕竟基地是要创收的呀~
Question03哇,你说这个基地要创收?那你们基地是什么模式运营的呀?
第一批种子和材料费用由实创经费报账,基地第一批作物收割后,东喜基地就开始创收啦!自基地创收起,全部的相关物品均由各舵创收资金自行规划、自行购买。三个舵自行安排自己负责的区域种植、除草、浇水等活动,在作物收获后再交由实创负责基地管理的同学统一,进行基地作物的售卖和宣传。年终天地舵、玄黄舵和洪荒舵要进行评比,运行最高效的舵将受到表彰呢。Question04大学生种地好像很新奇,那么请问你们是基于何种考量呢?
我想,是种感受吧,用双手去感受孕育我们的土地。东喜的老师经常说,种地不仅是种地,更是“种人生”。中国根植在几千年的乡土经验里,土地孕育了华夏文明,当年“三千里步行”,中国的知识分子以双脚丈量中国的土地。如今的我们是一种继承,更是一种开拓,用自己的双手去感受这片土地的艰辛、真实与收获。同时,种田也是一种“科学的试验”,同学们可以将自己学到的知识运用在基地里,体现理论与实践的碰撞、科研和生产的结合,真正做到“将论文写在大地上”。此外,同学们在售卖基地出产的蔬菜过程中结识了全球百强hr——戴安娜女士等社会各界人士,他们贡献出自己的宝贵时间和智识来帮助同学们成长。这是可遇而不可的经历,可以向优秀的人学习的机会,对同学们种地可是极大的鼓励呢。同学有话说:种地下田很累、很苦,之前也从来没有接触过。经过一段时间的磨砺,我也逐渐发现下田种地的过程就像整理自己内心的过程;慢慢感觉到了“粒粒皆辛苦”的不易。当然,也更会怀着感恩的心去迎接丰收,去拥抱自然。
老师寄语:加强劳动教育,不仅可以强身健体,培养自己的生活能力,同时还可以体会劳动带来的光荣和幸福,真正做到理论知识与劳动实践相结合。通过实践加强知识体系的建设,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我们的基地↓

文字 | 杨舒雅 安睿

排版 | 安睿

发表评论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