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大学东喜玛拉雅研究院2022年第五期学术交流会圆满举行 发表评论 / 学术交流 / 作者: dongxi 学术交流会2022年7月10日14:00,东喜玛拉雅实践创新群在第三教学楼507会议室举行了第五期学术交流会,此次学术交流会由天地团本科生张开松、洪荒团本科生陈扬和玄黄团研究生王杨进行分享。 学术交流会现场首先,张开松同学带来题为《瓢虫小知识》的科普讲解。以瓢虫的生活史和形态特征为切入点,分析介绍了瓢虫与鞘翅目其他科之间的不同点,科普分享了瓢虫的简单形态学分类方法,并以七星瓢虫、食菌瓢虫、茄二十八星瓢虫和马铃薯瓢虫为代表,阐述了益虫与害虫的特点及简单的判断依据。 张开松同学做报告接下来,王杨同学带来题为《拉沙山土壤线虫空间分布格局及生态系统干扰评价》的研究分享。该报告主要向大家介绍了拉沙山土壤线虫的空间群落分布,她通过土壤线虫的多样性指数、数量、优势属、特有属等数据,分析了土壤线虫在垂直海拔梯度、水陆、干支流和南北支流的分布格局,并利用了土壤线虫的营养类群、成熟度指数,评价了不同条件下土壤环境稳定性。 王杨同学做报告紧接着,陈扬同学带来题为《Environmental determinants of woody and herbaceous riparian vegetation patterns in a semi-arid mediterranean Basin》的文献分享,通过探讨地中海半干旱盆地河岸木本和草本物种组成和丰富度的环境决定因素,提出了水文地貌和土地利用会决定河岸植被分布格局的观点,最后揭示了影响河岸木本和草本植被格局的主要环境变量类型(水文地貌和土地利用)存在显著的一致性。 陈扬同学做报告学术交流会的最后,主持人随机抽取了两位同学对本次会议进行总结。两位同学均指出了这三场报告的优缺点,并浅谈了自己在这次会议中的收获。而后,李娜老师对两位同学的总结进行补充点评,不仅指出了同学们可以从这三场报告中借鉴学习的地方,还对报告如何精进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撰稿 | 杨竣拍照 | 杨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