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大学东喜玛拉雅研究院2022年第六期学术交流会圆满举行

大理大学东喜玛拉雅研究院2022年第六期学术交流会圆满举行

 

2022年7月25日14:00,东喜玛拉雅实践创新群在第三教学楼507会议室如期举行了第六期的学术交流会,此次学术交流会由天地团本科生靖恒烨同学带来的自研文章分享,以及王荣兴、房以好两位老师和保护区同志带来的野外经验交流分享。最后,由杨晓燕老师对目前学术交流会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

 

学术会议

明日规划

剖析问题

 

01.

academic conference

今日记录

首先是靖恒烨同学带来自己的研究分享,题为《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探究泡菜曝气前后真菌群落的变化》。研究围绕着泡菜曝气前后真菌群落的交换进行介绍。在随后的交流过程中,大家不断地提出新的想法,在这些想法的碰撞中,帮助靖恒烨同学完善了自己的研究,同时也产生了一些有意思的实验设计和思路。

靖恒烨同学分享

学术会议

野外分享

问题剖析

02.

the wild share

野外分享

紧接着,进入了大家都期待的野外分享。王荣兴老师和杨舒雅同学从外野监测和社区访查两个方向介绍了不同的“野外工作经验”。保护区的同志以自身的野外经历作为切入点,介绍了在野外时的衣食住行、吃喝玩乐等方面,极大地引起了听众的兴趣,将现场氛围推向高潮。最后,由房以好老师以自身十三年的野外经验,和大家进行了分享与补充。

王荣兴老师分享

杨舒雅同学分享

扎巴都吉分享

徐佳月分享

扎史品初分享

房以好老师分享

学术会议

野外分享

问题分析

03.

problem analysis

问题分析

最后,杨晓燕老师对实创学术交流会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做出了要求:实创的学术交流会必须办得有质有量。此外,杨老师让每一“实创人”谨记自己来实创的初心。这值得老师及同学们进行深刻的反思。

会议现场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没有扎实的专业基础,是支撑不了自己远行的。文献是我们获得专业知识的基础,更是每一位科研人员的精神食粮,希望每一位实创人能在过程中获得成长,不负韶华。

东喜玛拉雅研究院

 

撰稿 | 王玉珍

拍照 | 杨竣

审校 | 沐远

发表评论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