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喜观乌讲堂第1期如约而至

2022年3月12日15:00,由大理大学东喜玛拉雅研究院主办、大理大学观鸟协会和大理大学实践创新协会承办的“东喜观鸟讲堂”在腾讯会议上举行,本次线上讲座由张淑霞老师主持,由大理大学东喜玛拉雅研究院客座研究员董江天老师带来报告“大理鸥类”,“大理鸥类”也成为“东喜观鸟讲堂系列报告的首场报告。

大理鸥类讲座宣传海报

 

董老师首先为我们系统介绍了鸟类的形态学特征,之后又介绍如何从初级飞羽、耳斑、颈侧等角度描述鸥类。最后董老师又结合精美的鸥类图片,从体型大小、初级飞羽超出尾羽末端的长度、不同年龄鸥的覆羽变化方面来带领大家辨识大理出现的鸥类,并了解其与近缘种的区别。观鸟经验丰富的董老师提示我们,由于角度、透视、光线的影响,在现场时要多仔细观察,并尽可能拍照,以便于后期辨识。最后,就大理可能出现的鸥类物种进行了介绍,并鼓励我们努力提高观鸟技能。

507会议室观看现场

 

董老师的分享结束后,张淑霞老师进行了总结。张淑霞老师总结到,董老师的讲解让我们了解了大理常见鸥类物种,也发现了鸥类进化研究中的切入点,对我们掌握鸥类识别技巧也有很大帮助。我们期待着董老师的下一次讲座分享。本次网络讲堂的进行也是适应疫情时期的学术活动,为我们开展后续类似学术活动积累了经验。

撰稿 | 张淑霞

排版 |  安睿  

发表评论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