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研究生李晓康带来了题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通用受胁等级评价体系的构建》的学术分享。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是人类在适应环境过程中产生的宝贵文化资源,非遗传承和保护对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和提高人类福祉有重要作用。他提出了一套基于文化生态学视角的非遗受胁评价体系:从文化生态学视角来看,非遗传承如同面临灭绝风险的生物,其受胁程度受传承人数量、所处社会环境等潜在因素的影响。使用该评级体系对大理州100个非遗项目进行受胁评估,结果显示该体系与专家经验的评价结果相似率为92%,说明该评价体系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在未来,希望能尽快在应用中逐步完善该评价体系,助力非遗保护工作。
随后,本科生饶婷婷为大家带来了题为《浅谈物种入侵的危害与防治》的科普分享。饶婷婷以小龙虾、牛蛙引出话题“靠吃不能完全解决物种入侵”,然后为我们阐述了物种入侵的概念,并讲述“外来物种”和“外来入侵物种”的区别。基于当前对入侵物种的研究成果,未来应该从源头预防、监测预警、治理修复和资源化利用四个方面构建入侵物种防治体系,减少入侵物种造成的生态和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