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旭老师首先从细胞培养技术的发展历程入手,介绍了微流控类器官芯片的基本概念,并以科学界对类器官/器官芯片的评价为引,阐述了微流控细胞芯片优点。紧接着,老师通过科普单器官芯片及多器官组合芯片的主要类型,介绍了不同类型芯片的结构特点、制作材料、操作要求及功能应用,建议研究院同学们在应用器官芯片做研究的过程中应秉承“先重复,再提高”的实验原则。最后,老师从研究方向、芯片类型、疾病模型、评价指标的选择等四方面着重介绍了器官芯片在毒理学与药理学研究领域的应用,并结合了东喜院现有的实验基础,对研究院在应用类器官芯片测试氧化炎症的研究中的问题提供了宝贵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