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大学实践创新群2025年第一期学术交流会圆满结束

2025年1月24日14:00,大理大学实践创新群(实创)在S3-507会议室举行了本年第一期学术交流会。本次交流会由本科生李睿、叶宇涵,研究生靖恒烨、周发平带来各自的精彩汇报。

图1 李睿作报告

首先,李睿为我们带来题为《实操经验分享——项目成功从准备开始》的报告。该报告结合失败与成功的“真实案例”,分享如何科学规划实验、完善流程设计,并高效应对准备工作中的各种“江湖难题”。帮助大家减少失误,提升科研效率。

图2 叶宇涵作报告

随后,叶宇涵为我们带来题为《粪便预测干旱地区草食性动物放牧压力的全球分布》的报告。报告研究结合全球760个干旱地区的调查数据,涵盖家畜和野生草食性动物的粪便质量数据,这些数据代表了草食性动物食草的独立测量。通过运用这些数据生成高分辨率地图,发现家畜和野生草食性动物的分布在全球范围内无相关性,并确定了非洲、欧亚草原、印度、澳大利亚和美国等地的草食性动物活动热点。

图3 靖恒烨作报告

接着,靖恒烨为我们带来题为《曝气储存对泡菜微生物群落及功能基因的影响》的报告。报告指出,泡菜作为一种广受欢迎的发酵食品,在储存过程中容易因曝气而发生腐败变质现象,但目前关于曝气对微生物群落及功能变化的研究相对匮乏。为填补这一空白,该研究采用扩增子测序技术,对同一泡菜体系中的曝气组、密闭组及初始组样本的16S rRNA基因片段(用于细菌分析)和ITS rRNA基因片段(用于真菌分析)进行了高通量测序。通过易扩增子程序对测序数据进行初步处理,再利用PICRUSt2工具对各组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变化进行分析以及功能基因预测,以揭示曝气对泡菜微生物群落功能的影响。

图4 周发平作报告

最后,周发平为我们带来题为《一种基于生态学理论潜在的松材线虫生物防治方法》的报告。报告指出,松材线虫病是目前严重威胁地球森林生态系统、传染性极强的松树病虫害,寻找环境友好型、防治效果好的防治方法是全世界共同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问题。该研究从生态学角度探索了一种非常有潜力、新的松材线虫生物防治策略。

本期学术交流会举行圆满成功!

撰稿|蔡华文

拍摄|刘子畅 皮宇琦

审校|谭坤

排版|张紫健

发表评论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