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李军杰 黄志旁 东喜玛拉雅2023年3月24日 22:00云南
2023年3月21日,东喜玛拉雅研究院(东喜院)主持建设的省级野外监测站——云岭滇金丝猴云南省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云岭站),顺利通过云南省科学技术厅的审查验收,标志着云岭站获得云南省科技厅的认可,东喜院对野外观测站的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云岭站自2007年开始建设运行以来,从1间简陋的牛棚起步,发展为1间木板房,再发展到如今拥有1个主站点及4个野外监测点,可容纳20多人、拥有较为完善基础设施的野外监测站。如今站点已经建立了相对完善的组织架构,制定了管理制度,并且成立了第一届管理委员会。
监测类群方面,从初期主要针对滇金丝猴种群动态和行为的单一监测,逐步扩展到植物、动物、微生物相结合的多类群监测,再到现如今流域视角下,符合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综合监测。现阶段云岭站基于流域系统监测视角,布设了13个生物多样性综合监测样地,并建设了43个气象观测点及1个水文观测点,基本建成了流域综合监测体系。
科学研究方面,从研究滇金丝猴对破碎化生境行为适应到整合区域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通过对滇金丝猴开展长期监测,取得了大量猴群非投食习惯化观测数据,基于对滇金丝猴的生态服务功能的研究,提出了稀有种功能及其栖息地恢复的“踏脚石”理论。并基于流域的综合监测初步构建了流域生物多样性网络关系。依托云岭站,目前已发表研究论文12篇(其中SCI收录5篇,中文核心7篇),获授权实用新型专利3项,制定行业标准1项。
人才培养方面,从老一代研究者的艰苦“观猴”到如今年轻一代的“爬冰卧雪”。云岭站一直致力于培养高质量地方性人才。运行建设期间晋升高级职称3人,入选省兴滇英才青年人才1人,培养研究生5名。
社会示范服务方面,从构建科研交流平台、开展公共环境教育到不断服务地方政策、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在COP15会议、滇金丝猴种群和栖息地监测培训、基层保护人员技能培训等活动中云岭站均起到了较好的示范和服务作用。
云岭站的建设是一条筚路蓝缕之路,一路以来,云岭站的野外观测条件不断提高,监测体系逐渐完善,人才队伍逐步壮大,社会服务功能日渐增强。云岭站的建成与顺利验收离不开老师与同学们的艰苦奋斗,野外工作固然是艰辛的,但也是不可获缺、收获满满的,通过野外工作老师与同学们实现了教学相长,希望未来有更多老师同学参与进来!
附 云岭滇金丝猴野外站动态视频链接https://m.v.qq.com/x/m/play?cid=&vid=r3507xpw9a4
(摄影:黄志旁,剪辑:张传晶)
撰稿 | 李军杰 黄志旁 肖文
审校 | 肖文 谭坤
视频 | 黄志旁 张传晶
排版 | 饶婷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