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的陈春声教授在“中国人文社会科学三十年思想论坛”上,进行了总结讲话。会议的目的是反思自己学科三十年来的发展,促成中国学术的创造性发展。
然而,会上的各位学者,更多的是自顾自地表达自我感受:对学科的认识没有体系、没有逻辑、作茧自缚;在内容表达上颇有“口述史”的自由想象、不尊重事实、说空话套话的风格。这样的学术现状是非常让人悲伤的。
因此,陈老师表达了对老一辈科学工作者的不满后,提出了改进学术现状的方法:首先是开拓视角,比如研究中国文化不能只关注中国的某个具体问题,要不同地域去研究,才能理解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其次是不能局限于主流的或现有的学科框架和研究方法,更不要整天沉溺在“总有刁民想取代我”的紧张心理中找存在感。
最后,陈老师表达了对青年学者的鼓励:要勇于“叛师”,“师我者生,似我者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