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17日,
本院谭坤助理研究员为第一作者,
以探究不同颜色的反光材料
如何影响山地中的鸟兽出现为主题撰写的论文:
“How the color of reflective materials influences the occurrence of mammals and birds”
发表在Global Ecology and Conservation杂志上 (IF=3.20)。
转角遇到的不一定是爱,
可能是五颜六色的警示标志牌。
诸如此类由反光材料制作的警示标志在我们生活中屡见不鲜。
东喜玛拉雅研究院团队的房以好
在之前的研究中已经发现,
反光警示材料会影响到野生动物的分布。
而在日常生活中人们
使用的反光警示标识具有多种颜色,
不同颜色的反光标识
对野生动物又有着怎样的影响呢?
对此,
咱们的作者大大与她的团队一起,
在大理洱海南部的者磨山亚热带山地森林中
设置了56台红外相机
来记录野生动物在不同颜色反光标识前的出现情况,
这些红外相机放置在受不同反射色片影响的位置,
其中有“红黄蓝绿白”五种颜色的色片、反光镜
以及空白对照,
是不是觉得五彩斑斓?
咱就是说这几乎覆盖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反光颜色。
研究结果表明,
黄色反光材料在白天对鸟类有着莫名的吸引,
作者推测,
黄色是许多成熟浆果的颜色,
这可能吸引了小鸟们;
黄色吸引来的虫子们
也可能是鸟儿们聚集而来的原因。
而红色和绿色反光材料则对鸟类产生排斥作用。
到了晚上,
各反光标识会对鸟儿们产生排斥,
这可能与鸟儿们对颜色敏感的识别能力有关。
与之相比,
兽类白天晚上对反光材料都比较无感,
这可能与它们色觉感受并不太发达有关;
有趣的是,
作者还发现不同物种对不同颜色的反光材料
会表现出不同的反应,
具体原因还待进一步探究。
基于这些研究结果,
作者建议在保护区内避免或谨慎使用所有反光材料,万一影响到小动物们原本的生活方式,
罪过可就大了。
并且在机场和农田里
最好使用红色和绿色的反光标识
来减少鸟儿们的到来。
论文作者:
谭坤 (大理大学东喜玛拉雅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李军杰 (大理大学东喜玛拉雅研究院2019级生物科学本科生)、
房以好 (大理大学东喜玛拉雅研究院科研助理)、
孙海林 (大理大学东喜玛拉雅研究院2019级动物科学本科生)、
牛鑫 (大理大学东喜玛拉雅研究院2019级生态学研究生)、
杨士剑 (云南师范大学教授)、
黄志旁 (大理大学东喜玛拉雅研究院副研究员)、
肖文 (通讯作者,大理大学东喜玛拉雅研究院研究员)
文 | 雷银&李军杰
版 | 段廷璐
图 | 文章内&网络
审编 | 谭坤、肖文&李娜
